这篇文章最早出现在《中国日报》。

“节俭”是指花一分钱,就像你只有半分钱一样。这是一句中国古话,警告人们要把握富裕,不要忘记潜在的危机。在这一常识的背后,是根植于中国文化中的一种伦理:浪费是不好的。

一个“难以忽视的事实”是,中国使用量约为20%全球总能源的一半约12%占世界GDP的一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上个月,在贵州贵阳召开的生态文明建设国际论坛上,国家领导人和专家强调,钢铁、水泥和其他原材料等资源的消耗也出现了类似的模式。在此过程中,领导人表示,通过提高效率,中国可以节省大量能源。

能源和/或资源消耗高的后果之一是环境污染。中国七大水系中的五个被污染40- 50%的监测点水质低于国家三级标准。今年年初以来,居住在中国北方的人们经历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和空气污染,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份报告相当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9%。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环境应对自然资源损失和随之而来的污染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如果我们继续不加节制地发展,就会耗尽资源,污染也会使环境过度饱和。技术可能是一种解决办法,但技术的发展永远无法赶上当前生产和消费水平的步伐。

那么解决方案是什么呢?答案是“建设节约型社会”。

在一个节俭的社会中,财富是通过储蓄和生产创造的。如果我们节约能源,我们可以通过生产更少的能源来凑合。与发电厂不同的是,节能不需要资源转换——煤/油和水转化为电。中国所面临的能源和环境限制清楚地表明,哪一种解决方案是正确的。

令人鼓舞的是,一些中国人以自己的方式践行“节俭”。例如,湖北襄阳的一家公司,建立了城市污水处理厂附近的一个单元。该公司在生物消化器中回收废水处理厂的污泥,产生净化的甲烷,为该市三分之一的出租车提供动力。如果不这样做,从废水处理厂释放出的甲烷——在100年的时间内,其威力是二氧化碳的25倍——将会污染大气。

生物消化系统还为城市出租车节省了数千加仑的汽油。此外,污泥处理后的残渣是一种很好的有机堆肥,附近的农场将其与幼苗一起出售。堆肥有助于树木和植物长成森林,而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服务于人类福祉和净化环境。

但这种“节俭”的生产消费方式在中国仍然很薄弱。要使这种做法得到广泛推广,需要政府的支持,以及成本可能高于传统生产设施的优质技术。由此产生的产品需要一个支持的市场,并应享有垄断企业生产的产品所享有的同等利益。

然而,“节约型社会”的建设离不开个人的参与。首先,人们应该停止浪费食物在餐桌上,特别是因为媒体报道说中国每年浪费的食物量可以养活2亿人一年。

例如,我儿子和他的高中朋友在五年前进行的一项关于北京用水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节约用水的好例子。他们采访的所有家庭成员(共60个)使用同一桶水至少三次——洗米饭、洗蔬菜和扫地。也许是因为他们的收入水平,他们才意识到水的珍贵,但这种做法并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进行这项研究的男孩对这些家庭印象深刻,他们改变了自己的浪费行为。

在中国还有许多类似的做法,应该大力推广,以节约宝贵的资源和环境,帮助建设“节约型”社会。

无论是在个人层面还是在社会层面,建设“节约型社会”都是一个伦理问题。如果我们把社会看作一个系统,那么投入-产出循环的结果就是有限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使我们后代的生活更加困难。“勤俭节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是一种富有理性和价值的文化,没有浪费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