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传统上,印度尼西亚的环境游说是通过一方面向印度尼西亚国家施加压力,另一方面是捐助国家和全球资助机构,例如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执行摘要

1992年3月底,印尼政府单方面决定不接受荷兰的进一步财政援助。印尼政府认为,与东帝汶的迪利大屠杀有关的荷兰政府介入其国内政治事务。该决定震惊了自苏哈托政府于1967年上台以来一直向印度尼西亚提供财政援助的荷兰政府。实际上,荷兰在伊吉(Iggi)(印度尼西亚政府间组织)的成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一个多边组织的多边组织仅是为印度尼西亚提供财政援助,并于1992年担任IGGI的主席。根据印尼政府的要求,IGGI被解散,世界银行成立了一个名为CGI(印度尼西亚咨询集团)的新财团,以接管Iggi's角色。荷兰没有被邀请加入CGI,直到今天才成为会员。

上面的事件表明,到1990年代初,多边和双边财政援助的力量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提供的援助已经消失了。到那时,印度尼西亚已经能够以外国直接投资的形式吸引大量外国私人投资,并越来越多地投资组合投资,这使它能够拒绝荷兰的财政援助,并说服世界银行用CGI代替IGGI。但是,经济的持续自由化再次使印度尼西亚处于脆弱的立场。无法克服1997年8月开始的当前货币危机,这使印尼政府或多或少地降低了50%的卢比亚对美元的价值,因此印尼政府再次转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财政援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对印度尼西亚的权力与该国融入全球经济的融合恢复了,这正在经历自由化的过程。

印度尼西亚的环境游说,尤其是在1980年代的整个十年中,传统上是通过一方面向印度尼西亚国家施压,另一方面是捐助国家和全球资助机构(例如世界银行和IMF)。既定的政治压力模式很难重新构架。在环境变动能够根据1980年代下半年和1990年代上半叶的私人外国金融流量急剧增加之前,在环境变动能够调整其战略之前,现在他们遇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重复权力。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重复权力之中,如何利用私人(外国)资本的杠杆作用来帮助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议程?